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检测: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3.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两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在创作形式上追求完美和谐 ③都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④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等正面人物形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2013·山东临沂一模)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5.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6.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是被公认的( )
A.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C.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D.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7.据统计,艺术市场上成交价格超过一千万美元的旷世绘画有十幅,排在前四位的皆是凡高的作品。凡高绘画的特点是( )
A.绘画注重选取严峻的重大题材
B.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C.主张抒发个性,色彩明快,注意光和色的作用
D.反对传统和理性,趋向极端
8.19世纪中叶,根据“物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有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光学理论,有些画家认为光是“绘画的主人”,在绘画时应该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下列美术作品能充分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B.莫奈的《日出印象》
C.罗丹的《思想者》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9.
新华社报道,佳士得拍卖行在伦敦举行的拍卖会上,毕加索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绘制的肖像画(右图)以810万英镑(约合1 300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出。观察右图,该画作所属的绘画流派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10.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其显著特征是( )
A.注重抒情 B.晦涩难懂
C.轻松活泼 D.通俗易懂
11.(2013·银川测验)1911年,意大利诗人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的“一种新兴艺术”是指( )
A.电视 B.电影
C.无线电 D.航天飞机
12.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看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人们很熟悉卓别林的电影艺术 ②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当时影响很大 ③相对论对普通民众而言晦涩难懂 ④卓别林的电影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的心声,世界文学艺术的交流,碰撞成了时代的最强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整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4.(2013·银川统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材料三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贝克特《等待戈多》
请回答:
(1)材料一风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
(3)概括材料三作品的艺术特点?
一、选择题
1.B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B 从时间和创作风格来看语言颠三倒四应该属于现代荒诞派。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项。
3.D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因此,文学艺术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
4.A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5.C 根据题干材料描述可知,该文学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结合所学,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构建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选C项。
6.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被公认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7.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凡高属于印象派画家,A项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B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D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
8.B 受到当时光学发展影响的画派是印象派。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印象派的代表作。
9.D 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并从该画的创作手法上看,其应属于现代主义流派。
10.A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能力。从贝多芬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推测出其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即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
11.B 电影和电视都是新兴的艺术,但是依据材料时间,可以作出判断,答案应是电影,因为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最早的电视才出现于1926年。
12.A 本题考查相对论和电影艺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常深奥,但在当时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卓别林的电影艺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为人们所熟知,故①②③④叙述都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解析: 第(1)问应注意印度文学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说明随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亚非拉文学成就突出。第(2)问要注意“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50年代”这两个时间限制,分析促进这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第(3)问首先确定同意哪种看法,再谈理由。
答案: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同意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14.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19世纪以来三个主要文学流派的艺术特征。根据三则材料的出处和节选文学的风格不难判断,三则材料分别是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荒诞戏剧,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个问题即可。
答案: (1)浪漫主义特征:体现出乐观主义精神,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学风格上表现为想象力丰富的构思。
(2)批判现实主义不是主观的,它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作形式以小说作品为主。
(3)荒诞派戏剧,主观地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在艺术手法上,往往没有开头、结尾和情节,只有指示人物活动的粗线条;没有徒具人形的人物;而是不厌其烦地写某一固定的物;没有脉络,颠倒跳跃、多角度、多层次;语言无逻辑,晦涩难懂。
评论